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 Occlusal Considerations in RPD Design – Course Transcript
1. 15.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中的咬 合注意事项 Michael O. Hamada, D.D.S. UCLA School of Dentistry Division of Advanced Prosthodontics, Hospital Dentistry and Biomaterials贾骏 译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This program of instruction is protected by copyright ©. No portion of this program of instruction may be reproduced, recorded or transferred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digital, photographic, mechanical etc., or by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or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prior permission.
2. 咬合的注意事项-专题l 正中关系和正中咬牙合l 总体的咬合注意事项 – 生理/天然性咬合 – 全口义齿咬合 – 可摘局部义齿咬合l 修复体的咬合注意事项 – 前牙引导VS平衡合 – 可摘局部义齿的对合为全口义齿 – II类 和III类咬合l 临床病例的表现l 咬合的维持
3. 正中牙合还是正中关系?
4. l 正中关系(CR)当髁突在关节窝的最前、最上位时,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下颌能够在此对每个个体来讲适当的垂直距离,无张力的进行的侧方运动。l 无张力的骨性关系l 归结于以下结构的限制作用 – 韧带 – 肌肉 – 半月板
5. l 正中关系(CR)当髁突在关节窝的最前、最上位时,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下颌能够在此对每个个体来讲适当的垂直距离,无张力的进行的侧方运动。l 不受张力的骨性关系l 位于下颌封套运动的边缘(在左右边 缘位置的交叉点)l 是咀嚼和吞咽过程中功能性运动范围 的一部分
6. l 正中关系(CR)当髁突在关节窝的最前、最上位时,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下颌能够在此对每个个体来讲适当的垂直距离,无张力的进行的侧方运动。l 正中关系是唯一恒定、可重复的 建立起稳定咬合的位置l 在此基础上可以平滑无干扰的滑 动到适合的肌位
7. l 正中关系(CR)当髁突在关节窝的最前、最上位时,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下颌能够在此对每个个体来讲适当的垂直距离,无张力的进行的侧方运动。l 不受张力的骨性关系l 可学习l 可重复l 可记录
8. 获得正中关系记录包括两个阶段1. 达到完全的下颌后退 -双手引导技术-颏点引导技术2. 定位盘突复合体于最前点
9. 天然牙列:天然的咬合
10. 天然牙列:天然的咬合 l 双侧后牙正中接触 l 前牙引导 l 相互保护咬合的选择
11. 天然牙列:天然的咬合 l 最大牙 尖交错 通常位 于正中 关系位前 0.5-1mm
12. 天然牙列与全口义齿咬合之间的差异
13. 天然牙列与全口义齿咬合之间的差异l 造成根本的差异源于以下方面 – 感觉反馈机制 – 相应的: • 固位 • 稳定 • 支持 – 支持结构对咀嚼力的反应
14. 天然牙列与全口义齿咬合之间的差异l 神经肌肉和感觉反馈
15. 天然牙列与全口义齿咬合之间的差异l 固位、稳定、支持的基础
16. 天然牙列与全口义齿咬合之间的差异l 固位、稳定、支持的基础l 感觉反馈机制l 支持结构对咀嚼力的反应 – 在载荷传递与机理方面存在差异
17. 天然牙列与全口义齿咬合之间的差异天然牙列 义齿“牙列”l 固定在牙周膜中 l 粘膜上的基托可动l 个体独立运动 l 牙齿以整体为单位移动l 异常咬合不会立刻产生 l 异常咬合会立刻产生影响 影响 l 非垂直方向的力只影响所l 非垂直方向的力只影响 有牙齿并且具有伤害性 相关的牙齿并且通常能 l 对刃的前牙影响所有基板 够较好的耐受 上的人造牙l 对刃不影响后牙 l 常见双侧平衡合l 少见双侧平衡合 l 触觉感知下降l 触觉灵敏
18. 天然牙列和全口义齿咬合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人造牙是就位在可移动组织上义齿基托上的一部分人造牙之间的早接触、侧向接触造成的义齿移动最终导致支持组织的损害
19. 全口义齿咬合
20. 全口义齿咬合l 双侧后牙正中接触l 使咬合力导向正中l 用“平衡”减小撬动
21. 全口义齿咬合l 最大牙尖交错同正中 关系相一致从而减小 侧向接触
22. 全口义齿咬合l 正中牙合: 最大牙尖接触在正中关 系位
23. l Application of these principles to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Occlusion: – Establishment of Intercuspal Position – Anterior Guidance vs. Bilateral Balance
24. 咬合平面 Camper’s 坎珀尔氏线
25. 咬合平面 磨牙后垫l 腺体组织l 纤维结绨组织l 颊肌 l 咽上缩肌 l 翼突下颌缝
26. 咬合平面 磨牙后垫 l 可测量 l 可辨认 l 同天然牙列的关系
27. 咬合平面 磨牙后垫 l 可测量 l 可辨认 l 同天然牙列的关系
28. 咬合平面 前牙的排列由美观和发音决定
29. l 在可摘局部义 齿的咬合设计 中应用以下 原理:: – 咬合类型 – 识别所谓“最 弱牙弓”
30. 全口义齿VsRPD :II类骨性关系
31. 上颌RPD:跨牙合
32. 上颌RPD:III类骨关系
33. Anterior Extension Base RPD
34. 总结l RPD 的咬合处于全口无牙颌牙弓与完整、健康、牙 列完整牙弓之间的连续时间线的某个阶段l RPD的咬合要求应当取决于“最薄弱牙弓”的需求l 在所谓“最薄弱牙弓”的限制下,所建立的咬合引导 形式依赖于余留前牙的条件、数量和位置(在前牙游 离端(Kennedy IV分类)病例某些情况下包括第一前 磨牙)
35. 总结l 一旦设计和建立咬合关系,咬合关系的维持对于牙 列的长期健康非常重要 l 修复材料的选择 l 维护和复诊检查非常重要
36. 总结l 最后–糟糕的设计是没有理由的
37. v 登陆www.ffofr.org获取数以百计更多的 关于全口义齿、种植体、可摘局部义齿、 牙科美容修复以及颌面赝复体的课程v 所有课程均免费提供v 我们的目的是创建口腔修复学领域最好、 最广泛地在线课程指导
38. 关于中文翻译v 我在UCLA短期学习的期间,萌生了将www.ffofr.org的资源翻译介绍给国内同仁、尤其是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的广大基层口腔工作者的想法。因为,就我个人而言,这是我在口腔修复领域接触到的最好的教学资源,而且它免费提供给每个口腔工作者。v 由于能力和时间 所限,一定会有不少理解和翻译上的错误 ,敬请各位老师、同行们指正,我会将其完善(Email:jiajunmail@gmail.com) 。当然如果精力允许,请尽量学习原版,因为那才是原汁原味的。v 衷心感谢Dr. John Beumer III 等UCLA老师们无私的馈赠。